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6章 没食明禄,没受国恩  (第6/6页)
生、“屡受国恩”才得官,那你当然是天子私人,天子看你也亲近些,其他“天子门生”也会把你引为同类,是“自己人”。    如果是买的官,钱货两清、童叟无欺,哪有什么“恩”可言?    这个劣势乍一听似乎要跟着沈树人一辈子,但他转念一想,如今都明末了,这是好事啊!    如果他“屡受国恩”,那他将来不救崇祯,心理压力和舆论压力还大一些。但他没受国恩,按照顾炎武未来的“亡国/亡天下”理论,他不是为了救朱家才来当官的,他是为了救天下才来当官的。    “救天下”的理论,让一个仕途起步阶段没有受过明恩的人来提出,再合适不过了。    历史上顾炎武能提出,也跟他没考过明朝的举人、没当过明朝的官有关。如果他受了国恩,那他提出那些民族主义观点时,多多少少会有点障碍。    想到这儿,沈树人心中暗喜,这简直就是瞌睡了送枕头,为他量身定做的。    没说的!不仅这次入监之后捐官要给足钱,将来真要是去参加了会试,考过了之后依然要给足钱自己挑官缺,不能等吏部排缺,咱不欠吏部的人情!少受崇祯的恩!    最好将来做官那几年能欠薪!这样咱也不算“久食汉禄”或者说“久食明禄”了。    至于那些人觉得你“不是自己人”而生出的些许排挤之心,谁在乎?三四年之后就灰飞烟灭了。    沈树人彻底把道理想透,跟杨嗣昌真心道谢,心中已经对“如何最快事实上成为军阀”有了路线图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